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呼吁中国与欧洲合作 共同致力于平息美国引发的乱局
2018年9月7日,法国前总理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多米尼克•德维尔潘在上海发表演讲。他呼吁,中国与欧洲必须开展合作,共同致力于平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诸项政策所引发的“乱局”。他还警告称,若寄希望于美国恢复特朗普执政前的对华政策,无疑是“大错特错”,因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由来已久,现政府并非始作俑者。
德维尔潘教授指出,美国时下采取的策略是“挑起矛盾、分化瓦解、坐收渔利”。该策略基于一种观点:一切竞争对手均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力量。“这是国际社会的新规则,即便特朗普下台也不会发生改变。”他补充道。
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及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,德维尔潘教授此番访沪共停留五天,参加多场讲座与演讲活动,与中欧师生、员工以及广大校友分享他的真知灼见。此次高端对话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同举办,汇聚来自各大领先商学院的学界精英,共同探讨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以及伊朗、韩国、叙利亚等热点话题。美国对全球事务的影响是贯穿整场研讨会的一条主线,与会者就此话题达成了基本共识。
德维尔潘教授的演讲掷地有声,极具说服力。他首先概括了当前的国际局势,指出我们身处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,“欧洲正面临一场历史性的危机”,而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则破坏了过去十年的诸多外交成果。受这两大因素影响,西方世界的信任体系濒临崩塌。
他还警告称,时下的战争风险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:经济对抗令紧张局势升级,而WTO的调解“收效甚微”;科技主导地位之争愈演愈烈;军费预算激增,核扩散风险上升,直接军事对抗一触即发。德维尔潘教授表示,中国是此困局中的一个“主要稳定支柱”,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全球治理格局。“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越大,所肩负的责任就越重。”他说,“从外交事务到经济金融与气候问题,中国将责无旁贷。”
德维尔潘教授强调,中国的确取得了不少成果,但对于美国“丧失理智”所引发的“破坏性后果”,仅凭一国之力将很难扭转。他声称:“理性终将占据上风。中国与欧洲要放弃对美国的期待,不能再抱有幻想。从现在起,我们必须承担起肩上的责任,不再寄希望于美国。”
维尔潘教授还向与会者表示,伊朗核问题谈判的结果足以表明,美国会采取何种方式来对待朝鲜无核化问题,因此必须密切关注,绝不可掉以轻心。他进一步指出,美国迟早将为其在中东地区的政策付出代价。
演讲最后,德维尔潘教授就中国与欧洲应该如何合力“发展多边主义,成为建立新世界秩序的中流砥柱”给出了中肯的建议。基于和平发展、共创繁荣的共同愿景,中国与欧洲需要发展新的合作“支柱”,以促进双方关系迈向更高的台阶。
“我们必须调整结构,促进对话与理解,从而推动经济协作。”德维尔潘教授强调。他还表示,今年成立的中法企业家委员会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,今后还应做出更多努力,“进一步发掘行动的工具,聚焦互惠互利、透明化与公开市场准入等关键问题”。他建议,中法两国可以设立一个投资合作办公室,在两国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,系统化地解决上述问题。“我相信,我们需要在实施‘一带一路’倡议方面开展合作。我们可以在北京与布鲁塞尔之间设立一个常设秘书处,讨论各种最佳项目与协同效应,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欧洲投资银行之间的合作。”他说。
德维尔潘教授还指出,政治与外交协作对于建立单边主义的替代模式具有重要意义,并再次呼吁成立一个G4组织,在巴黎、柏林、北京与莫斯科之间搭建起合作的平台。
他说:“我们需要向美国发出一个强烈的讯号:我们绝不接受如此疯狂的行为,‘正如我们现在所目睹的这样’。是时候行动起来了!”